362、监国-《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2/3)页

    除此外,卫宁已经开始私下去兜售棉衣。

    第一批棉衣没有多少,每一件都贵达千金,虽是麻衫,但投入市场后依旧被权贵扫荡一空。

    物以稀为贵。

    这些收入不多,全部进入了东宫内库。

    长安京畿百姓都知晓棉衣存在后,对此的渴望不由越来越大。

    于是卫宁命令工部尚书路充国将棉花根苗全部发放出去,路充国亲自教导百姓如何耕种棉花。

    卫子夫也做表率作用,教导天下女子如何纺织棉花织衣和织被等。

    这些纺织技巧需要各地政府传达给当地的农民妇女,其中卫宁特别强调要以江南为重。

    棉花种植的试点可以用在关中,但大市场耕种,卫宁是想放在江南的。

    如此来平衡南北经济之间的差距。

    在汉武帝北巡第三天的早朝,礼部尚书主父偃上书卫宁,言曰明年科考之事。

    明年作为大汉科举考试的元年,朝廷对此十分重视,从明年开春二月份开始,全国各郡就要开始组织两场小考,分别是郡、县。

    小考相对简单,通过后才有资格参与国考,考试结束后则需要来长安参加最后一道科举考试。

    不过主父偃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国考看似如此重视,实则却没有什么用,和小考没任何区别,考中者也没有任何既得利益,如此显得国考的级别不够。

    卫宁这才发现问题,当初提出科举制度后,很多其他的都要后知后觉实践中完善。

    主父偃提出问题后,卫宁才道:“凡国考高中者,可免除其农业税收,商业税收不在其列。”

    主父偃双目一亮,卫宁提出的这则建议极好,没有让朝廷付出任何代价,仅仅只是免去其税收,但对百姓来说却是实打实的大恩惠,如此一来,民间读书人才能报以最大的动力考中国考!

    主父偃又提议小考考中者,朝廷每年可以象征性的让地方县衙发放一定规模的禄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用品,保证其家庭一年吃喝不愁。

    这点支出对朝廷来说也完全可接受范围之内。

    不过涉及到利益后,那就无论小考还是国考甚至长安大考,都需要十分重视,严防舞弊徇私之事。

    在中国,但凡一项制度制定出来有利益可图,一定会有人闻着味儿开始钻政策的漏洞,卫宁让主父偃和刑部舞弊制定好徇私舞弊的惩罚后果,严防科举读书人们舞弊。

    他要保证科举的绝对公平公正,而不是只是走一趟形式,最后科举又落得了权贵的敛财工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