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谁是奸细?-《乌尊》
第(2/3)页
柳夕笙通过回光镜一连监视冉阳平数日,发现他每逢酉时便悄悄离开山门,到达玉虚峰时,公孙立带着一群太虚弟子刚刚路过,他随后便偷偷尾随过去,时机拿捏得非常准,不过除了跟踪以外,却也没有任何惊人举动,而公孙立他们一直也没有发现被跟踪。
柳夕笙觉得此事十分怪异,不知冉阳平葫芦里卖着什么药。她考虑是否要知会公孙立一声,但转念一想,在没有弄清冉阳平的意图之前,贸然行动恐怕会打乱原先的部署,引起那些暗中之人的警觉,权衡利弊后,决定还是将此事向宿鸿涛禀报,由他来拿主意为好。
宿鸿涛听完柳夕笙的禀报,先是一阵惊愕,随后双眉紧锁,在内殿来回踱步,忽然转身看着柳夕笙,心中似乎是有了决定,“柳师侄,此事先不要声张,师伯心中已有计较,你且回去继续盯着冉阳平,也不要放松对其他几位师兄的监视。”
翌日。
宿鸿涛以询问事宜分别传唤边延、沈文宣、公孙立和杨淑清四人,经过简短的询问后,召来冉阳平。
“弟子冉阳平,拜见师叔!”
宿鸿涛端坐在云台上,瞥了一眼冉阳平,又眯上了眼睛。冉阳平见宿鸿涛不作应答,都不用正眼瞧他一眼,顿时有些心慌,师叔莫非是不满我未经许可在山门前私自布置法阵?
冉阳平跪地磕头,畏畏缩缩地说:“阳平自以为是,私自在山门前不知法阵,请师叔责罚?”
“哦,是阳平师侄啊。你怎还跪着,快快起来!”宿鸿涛似大梦初醒,有些无奈地说:“哎,人上了年纪,精力大不如从前了。稍稍坐一会儿,就糊里糊涂地睡着了。”
冉阳平松了一口气,跪在地上说:“师叔为太虚观复兴大业日益操劳、呕心沥血,弟子驽钝蠢笨,不能为师叔分忧,愧对师门的栽培。”
“阳平师侄,你来太虚观有多久了?”宿鸿涛掌中射出一道柔光,将下跪的冉阳平托了起来。
“回禀师叔,弟子承蒙师门栽培已有二十八载。”
“二十八年了,岁月无情催人老啊。我记得当初掌门师兄将你带回太虚观时,你才这么高一点,一转眼间,你这么大了。”
宿鸿涛分外感叹,二十八年前,他们师兄弟三人曾在西王母神殿中立下誓言,将穷尽一生光复云华夫人道统,如今师兄弟三人,已去其一,还有一人不知行踪,当真是世事无常啊!
冉阳平被宿鸿涛的一声感叹,勾起了无限思绪,他仿佛回到了二十八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师尊石天磊从天而降,手执一柄长剑,杀了那群畜生,牵着他的手,跋涉数十万里,游历山川,教他修习功法,直至回到昆仑山后,他至此再也没有出过太虚观。
“阳平师侄,太虚观待你如何?”
“若非师尊,弟子早就死在二十半年前那场风雨中。师门的栽培之恩,弟子永生难忘。”冉阳平言辞诚恳,毫无虚情假意。
“嗯,你记得就好。”宿鸿涛点点头,忽然严肃地盯着冉阳平,厉声喝道:“那你为何要背叛师门?”
“背叛师门?”冉阳平大惊失色,扑通跪倒在地,诚惶诚恐地说:“师叔明察,太虚观是弟子的家,弟子怎会背叛师门,做那忘恩负义的小人!”
宿鸿涛逼问道:“那你为何擅离职守,前往玉虚峰跟踪公孙立?”
“师叔,弟子之所以跟踪公孙师弟,实乃事出有因,还请容弟子细禀!”冉阳平慌乱中,连连磕头,额头已经渗出鲜血。
宿鸿涛见冉阳平言辞恳切,于是说:“你且说来,我自有分辨。若有欺骗,休怪师叔我无情。”
“弟子不敢!”
冉阳平又是连磕了三个响头,随后才将他跟踪公孙立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在朱高照身死之前,他就已经发现公孙立有问题。冉阳平资质相对边延、沈文宣等人而言平庸不少,但胜在他足够勤奋,勤能补拙。一日,他修行至寅时,瓶颈迟迟不能突破,于是起身回太虚峰弟子院。刚刚进入院中时,他发现有一道黑影蹿进了公孙立的厢房中,随后公孙立的厢房中亮起烛光,传出了公孙立的哈欠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