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仁义无双-《登基吧,少年》


    第(2/3)页

    前头四十四人,直接抽出来,成立僧兵营,执“五戒”,负责牺牲将士超度适宜。

    教徒七人,只觉得顺心如意,即便落发也情绪高昂。

    十三个重度倾向者,肯落发执戒的只有五人,剩下八人犹豫。

    没有人勉强他们,允带发修行,只是一切戒律与其他人一样。

    二十四个轻度倾向者,却是直接被吓到了。

    谁想要当和尚啊?!

    既当了兵?谁不想升官发财?!

    安定县一战,大家都积累战功,眼见就要升个小官,谁放弃才是傻子?

    宝爷昨日都说的明白,战争的意义是杀人,是为了守卫地方安定。

    不敢杀人的兵卒,养来何用?

    做和尚去做超度事宜,算是废物利用。

    等想明白所谓的“教徒”,除了一张嘴,没有什么用,这些人也就明白过来,之前受高月糊弄了。

    “明王转世,天下太平”?

    谁是“明王”?

    不能说这弥勒教是童家人的弄出来的,童家子孙就代代世袭“明王”吧?

    这滁州是五爷地盘,大家可是滁州的兵!

    这二十四人也很是聪明了,察觉出来这单抽出来重新造册就是危险信号。

    “宝爷,属下先前受了高教头蛊惑,觉得等着明王降世也省心……只是昨日听了宝爷一席话,属下就晓得先前都是糊涂心思,哪有天下掉馅饼的美事儿……这世道,只有手中刀枪是真的,什么狗屁教徒谁爱做谁做,属下只想做宝爷的兵,护卫滁州安定!”

    “属下也是,不该想着这些空话,愿意踏踏实实做宝爷的兵!”

    “就算杀生成仁,也比空谈的和尚有用!”

    “是啊,是啊,再也不信这些……”

    “……”

    二十四人,无一例外,在霍宝面前表露心迹。

    霍宝一一看过去,一张张脸都是至诚。

    霍宝合上手中册子,正色道:“你们即便说了……我便信了!各归各位……只是这册子还在,给你们留一个后悔的机会……日后若仍有侍佛之心,僧兵营空缺还给他留着!”

    二十四人不约而然道:“谢宝爷,不用留!”

    这二十四人早就后悔不已,谁还敢盼着这机会?

    逃出生天,不外如是!

    处置完老兵卒,那两个参谋生的处置,霍宝就宽容许多。

    那些少年总共才入营几日,又是被动听了几日课,本挑不出错处。

    这两个少年又是耳濡目染的缘故,笃行弥勒教。

    “送归家中,询问其父母,若愿意让孩子落发,可入僧兵营;若是不愿意落发,就除籍归家……所余生员空缺,可由家族另择子弟补入……”

    ……

    州府这次动荡,引得各家侧目。

    大家都悬着心。

    实在是滁州军的行事太强硬了。

    不按常理。

    动则抄家灭族!

    让人畏惧!

    已经有几户人家,挣扎着要不然舍弃产业,另投安定之处,省的步了前头那些人家后尘。

    等到赵家、何家处置下来,大家松了一口气。

    赵文书罪名“插手军营要务,图谋不轨”,何文书罪名“知赵事而不报,借此构陷上官”。

    如今滁州军主力开拔,插手军营事务,这是自己找死,无人怜悯。

    何文书这里……很多人猜到缘故,不无同情……

    何文书与宋二爷都是举人,前者早白衫军进城后就投诚,接手政务,有不少安民之举……堪为能吏,只可惜押错人……

    随着这两人处置,州府关于先前那些人家的下落也有了消息。

    张家、尤家两家,竟然阖家没事,被“礼送”到亳州。

    张家送柳元帅处,尤家送冯元帅处。

    消息灵通的人家,谁不晓得那两位正是两家的靠山!

    想想带了六千精兵投了滁州的冯和尚,没有人会质疑这个消息的真伪。

    要是霍五爷真的杀了尤家人,那冯和尚怎么会毫无嫌隙来投奔?

    又有吴家的消息。

    吴家家眷,具罚没为苦役营,迁往滨江执役十年,这次的赵家家眷同样处置。

    还有前几日违反征兆令的隋老爷,阖家罚入苦役营,执役三年。

    至于举家搬迁那三家,反而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

    不过张家、尤家这样的间人,霍五爷都没杀。
    第(2/3)页